■本报记者 王丽新
截至3月5日,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沪深两市共计71家上市房企披露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包括扭亏企业在内,41家房企业绩预喜,占比高达58%。从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来看,实现增长的企业有41家,占比接近六成,仅9家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这71家房企大多数是中小房企,但也有销售规模达千亿元量级的大型房企。综合来看,2018年,房企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下滑,但行业分化现象加剧,大型房企仍旧可以依靠低成本融资获得更高的盈利空间,中小企业日子则较为艰难。
“从企业盈利的情况看,实际上预亏的、预减的情况更多。”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反映出当前房地产企业还是存在各类问题的,至少市场下行压力很大,这种压力多少会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
近半数房企净利下滑
在已发布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的71家房企中,仅9家亏损,其中8家首亏,1家续亏。此外,包括扭亏企业在内,近六成房企2018年业绩预告预喜。
从预告净利润下限来看,在已公布具体数据的71家企业中,43家房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占比为61%。而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超过100%的房企高达21家,这意味着近三成房企净利润将翻倍。其中,增幅超过 500%的有3家,包括海航投资、沙河股份和世纪星源。
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房企目前有18家,招商蛇口、新城控股、金融街、泰禾集团等房企预告净利润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TOP30内多家房企保持30%左右的业绩增速,但个别中小房企净利润增速成数倍增长。严跃进表示,销售规模达千亿元以上房企在全国布局均衡,业绩增长较为稳定,融资成本也较低,因此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另有分析人士称,个别企业可能由于过去一年融资渠道不畅通,或因债务到期、资金链承压等原因甩卖资产,换得投资收益。
事实上,《证券日报》在调查采访中获悉,过去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几乎拖住了企业发展步伐,严重侵蚀了公司的利润。但2016年以来,三、四线城市房地市场崛起,此前被拖住的企业均回笼了大量现金,且在有的城市,房价甚至涨了两倍。鉴于此,2017年房地产行业第一梯队变化明显,当年利润增速较快。
但2018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急转直下,龙头房企万科都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三、四线城市楼市销售也逐渐放缓,导致2018年业绩增长速度同比放缓。有些房企高层甚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没有赶上三、四线城市楼市销售的快车,痛失规模发展机遇,加上2018年借了一些高息债,对盈利水平有所影响。
今年将是房企“小年”
2018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期,行业销售额增速放缓,整个房地产行业步入降温阶段。
“热点城市调控未见放松,而多数房企近两年都在热点城市重仓,项目入市时间和入市价格都不好控制,销售回款速度减慢。”有房企高层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尤其在限制销售价格的城市,推盘节奏不如预期。以北京为例,2018年北京已经进入“限竞房时代”,对房地产企业来说,限竞房本身盈利空间预计5%左右,不少项目则是无法盈利的,有些限竞房销售情况较好尚可快速回笼资金,减少资金成本对盈利空间的侵蚀程度;但销售去化率不足40%的限竞房在市场上并不少见,这对房企盈利造成重压,甚至拖累企业整体资金状况。
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2019年开年以来,TOP100房企2月份单月的整体销售规模(操盘金额)较1月份环比下降22.9%,其中TOP51-TOP100房企降幅最大,环比下滑32.6%。按照可比口径统计,2月份百强销售额同比下滑11%左右。
此外,TOP10及TOP20梯队房企的销售金额门槛较去年同期有一定下滑,销售权益榜TOP10房企的入榜门槛为171.3亿元,降幅近20%。除此之外,其他各梯队房企的销售金额门槛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不过,春节过后,个别城市出现回暖迹象,一、二手房交易量和带看量均有增加。克而瑞认为,市场回暖仅限于部分城市、部分项目,持续时间周期存疑,并非市场全面转暖的信号。克而瑞预计,各线城市仍将延续持续分化的市场格局,即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在政策趋缓下基本保持稳定,三、四线城市依旧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总体来看,2019年将是房地产市场销售“小年”,各线城市仍将延续持续分化的市场格局。长期来看,高杠杆经营、高增长模式注定不可持续,房企将由高速增长转向有质量增长。
严跃进也称,总体来看,2018年,大型房企的竞争优势仍在保持,销售额及市占率仍在提升,行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市场分化加剧。但2019年,房企的销售压力整体不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