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聚焦 > 正文

A股上市公司合计有1.45万亿元的商誉,商誉值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18-12-24 15:01:17

■本报记者 矫月

近年来,在上市公司转型扩张等战略的持续发酵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旋律,而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多数上市公司往往要掏出几倍的价钱去购买标的资产未来几年或几十年的前景,造成公司并购重组后出现巨大商誉。

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发现,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计有1.45万亿元的商誉,商誉值再创历史新高。对此,有市场人士担心,年底商誉减值风险会集中爆发。

据媒体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分别合计为3331亿元、6542亿元、1.05万亿元、1.3万亿元,占净资产的比重逐年上升,分别为1.43%、2.36%、3.29%、3.61%。截至2018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商誉合计为1.45万亿元,占净资产比例再次提升至3.73%。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有1161家A股上市公司商誉过亿元。其中,有375家上市公司商誉过10亿元。而在上述公司中,有13家上市公司的商誉超过百亿元。

虽然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战略所需,但在公司并购重组中引发的高商誉也为收购标的日后业绩不达标而引发商誉减值埋下隐患。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2018年常有上市公司在发布业绩下降或亏损的公告中表示业绩“变脸”主因是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业绩地雷,还影响到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以焦点科技为例,12月21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2018年净利润变动幅度由此前预计的净利变动区间为5852万元至8779万元(同比-20%-20%)修正为3658万元-5852万元(同比下降20%-50%),业绩修正主要因为:公司决定对美国控股子公司DobaInc.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同时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增加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

此外,吴通控股则是年年并购,商誉值更是年年增高,截至2018年三季度,公司商誉值已经增至近18亿元,并购标的承诺期过后更是因业绩大幅下滑而连续两年被计提商誉减值。

年年递增的商誉总额和商誉减值导致的上市公司业绩“黑天鹅”频发,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

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要求加强对商誉减值的监管。要求企业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至少每年年度终进行减值测试,且不得以业绩承诺期间、业绩承诺补偿为由不进行测试。另外,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半年报、季报中披露与商誉减值相关的所有重要、关键信息。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分析,商誉减值一般由被并购方业绩不达预期所触发,近年来快速上升,创业板压力较大。

申万宏源认为,对于A股公司总体而言,商誉减值损失仅占比9.7%,商誉减值非主要矛盾;但在创业板公司中占比较高,创业板公司商誉减值压力大。申万宏源预计2018年创业板发生商誉减值244亿元。若以2017年底创业板总净利润834.89亿元为基数,将对其2018年业绩增速下拉29.3%。

标签:

相关阅读